首页 > 媒体推荐 > 媒体资讯

学习好习惯之抓好课前预习

来源: 花镇情感网  2019-03-17 阅读数:1801

“优秀是一种习惯”,所有的成绩都是依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从量变上升到质变而达到的。孩子平时有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取得好成绩。所以家长在孩子平时的学习中就要严格要求,力求打下扎实的功底,为日后做好预备。

学习好习惯之抓好课前预习

一、学习好习惯之抓好课前预习

预习,即课前的自学。指在教师讲课之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知识,初步理解知识,是上课做好接受新课程的预备过程。

1、 预习的好处

(1)能发现自己课程上的薄弱环节。在上课前补上这部分的课程,不使它成为上课时的“绊脚石”。这样,就会顺利理解新课程。

(2)有利于上课时跟着教师讲课的思路走,对上课知识选择性强。明确哪些课程应该放上主要精力,加强理解和消化;哪里应该难点记记录,做到心中有数。

(3)预习有利于弄清难点、难点所在,便于带着疑问上课与质疑,注意力集中到难点上。这样,疑惑易解,听起来轻松、有味,考虑起来顺利自觉,学习效果好。

2、 要注意的几个疑问

(1)预习时要读、思、问、记同步进行。对书本知识能看懂多少就算多少,不必求全理解,疑难也不必钻深,只需顺手用笔做出不同符号的标记,把没有读懂的疑问记下来,作为上课的难点学习技巧,。

(2)刚开始预习时,要先选一两门自己学起来感到吃力的科目进行预习试点,等到尝到甜头,取得经验后,并在空闲允许的条件下,再逐渐增加科目,直到全面铺开。

(3)预习应在当天功课做完之后再进行。空闲多,就多预习几门,钻得深一点;反之,就少预习几门,钻得浅一点。切不可每天学习任务还未完成就忙着预习,打乱了正常的学习秩序和学习技巧,。

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课前不预习,上课听不懂,下课还需花大量的空闲去补缺和做功课,整天忙得晕头转向,挤不出一点空闲去预习。其实,这种学生差的根本原因就在不预习上。

3、 具体该怎么做

学习好习惯之预习时要看、思、做结合进行。

看:一般是把新课通读一遍,然后用笔勾画出书上的重要知识。需要查的就去查一查;需要想的就应该认真想一想;需要记的就应该记下来。

思:指有的时候要想,这些课程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了什么?做到低头看书,抬头考虑,手在写题,脑在考虑。

做:在看的过程中,需要动手做的预备工作以及对书本后的练习题要进行尝试性的做一做。问回答题回答一回答。不会做,不会回答可以再预习,也可以记下来。等教师在讲课时集中注意听讲或向教师提出。

预习以后,还要合上书本,小结一下。这样做能使自己对新教材有更深刻的印象。

推荐导师
李秋菊 婚姻家庭督导私教
李秋菊
团队心理咨询督导师
婚姻修复
情感提升
脱单
4.7
收到4341感谢
立即微信咨询
蔡惠生 明星心理咨询督导师
蔡惠生
明星心理咨询督导师
婚姻修复
关系维护
内在提升
4.7
收到2796感谢
立即微信咨询
56851

情感分析 婚姻家庭私教 在线课堂 注册会员

关于我们 网站导航

©花镇情感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反馈留言 | 联系客服

备案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416号

粤ICP备16060296号

http://wap.huazhen2008.com/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