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百科 > 心理资讯

环境对男性心态女性化影响有多大?

来源: 花镇情感网  2019-03-25 阅读数:894

站在繁华喧闹的街头,人们常会看见男性女性化,他们时髦,喜欢打扮,香粉秀发、花绉领、耳环钻饰、羽帽彩履,凡是女人喜欢穿戴的东西,在他们身上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

环境对男性心态女性化影响有多大?

一、男性心态女性化环境

1、学校教育的过度“女性化”

目前在小学教师中,90%以上是女教师,由此使学校对学生性格的导向也呈男性女性化。无论是评三好学生,还是选班干部,都是以女孩的性格为标准,诸如:听话、顺从、认真、仔细、举止规范等。这些特征都明显地带有阴柔性,与男子阳刚性形象相去甚远。众所周知,男孩的基本特征是精力旺盛、活泼好动、行为粗犷、不拘小节、富有攻击性。然而在绝大多数学校中,男生的上述行为、性格是被严格禁止的。譬如,在课间休息时,男生喜欢追逐打闹;在课堂上,男生容易多动;等等,这些都会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和制止。久而久之,原本富有活力的男孩,在种种规范的限制下,逐渐被纳入了男性心态女性化性格的模式之中,男孩所固有的自由天性受到“压制”。

2、父教普遍缺失家庭“严母慈父”

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于长江曾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父道观念的变迁。“弱化”,是他给出的关键词。

于长江认为,在传统社会中,因为以父权为中心的家族制度的存在,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爸爸起到了一个示范权威的作用。“养不教,父之过”的观念也让爸爸更多地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而到了现代社会,孩子或许比爸爸更能适应时代的男人心态变化,爸爸的社会化权威形象也就逐渐弱化,由此也带来父子(女)关系的弱化。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发布的《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从一个侧面显示父教缺失带来的严峻性:在高中生的首选倾诉对象中,中国爸爸的排名是四个国家中最低的,甚至排在了网友之后。

3、西南大学发展与教育心态学副教授阳泽告诉记者:“事实上,爸爸对于孩子的气度、性格和思维方式的养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阳泽对“爸爸”的内涵这样解读:爸爸作为男性,会把男性气质传递给孩子;作为亲人,会把深沉和宽厚的情感传递给孩子;作为权威,会把服从、尊重、地位等意识传递给孩子;作为教育者,会交给孩子规则、秩序、理性的观念和能力;作为工作者,会把责任的、竞争的、压力的、坚持的文化和精神传递给孩子;作为生活者,会把玩乐、放松、冒险、多彩生活等经验和男人心态传递给孩子。

推荐导师
李秋菊 婚姻家庭督导私教
李秋菊
团队心理咨询督导师
婚姻修复
情感提升
脱单
4.7
收到4341感谢
立即微信咨询
蔡惠生 明星心理咨询督导师
蔡惠生
明星心理咨询督导师
婚姻修复
关系维护
内在提升
4.7
收到2796感谢
立即微信咨询
58467

情感分析 婚姻家庭私教 在线课堂 注册会员

关于我们 网站导航

©花镇情感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反馈留言 | 联系客服

备案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416号

粤ICP备16060296号

http://wap.huazhen2008.com/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