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推荐 > 媒体资讯

事半功倍是什么意思

来源: 花镇情感网  2019-02-13 阅读数:7391

事半功倍是什么意思

一、事半功倍是什么意思

事半功倍,读音是shìbàn gōng bèi,汉语成语。意思是只去用一半的力气,而去收到加倍的功效。形容了用力小而收效大。出自先秦·孟轲的《孟子·公孙丑上》。战国的时候,有个大思想家的叫孟子,他有很多的学生。有一次他和他的学生公孙丑谈论其统一天下的问题。他们从周文王去谈起,说当时的文王以方圆仅一百里的小国为基础,施行仁政了,因而去创立了丰功伟业;而如今天下的老百姓都苦于战乱,以齐国这样的一个地广人多的大国,如能去推行仁政,要去统一天下,与当时的周文王所经历的许多困难相比,那就容易得多了呢。

孟子最后说:“今天,像齐国那样的大国呢,如能施行仁政,天下的百姓必定十分喜欢,犹如去替他们解除痛苦一般。所以给百姓的恩惠只及其古人的一半,而那获得的效果必定能够加倍。现在正是的时机呢!”

二、事半功倍的出处

《孟子》是中国的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弟子去记录并整理而成的。《孟子》在儒家的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为“四书”之一。孟子继承了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其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着“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的语言明白晓畅、平实浅近、同时又精炼准确。作为散文的《孟子》长于论辩,更具有其、艺术的表现力、具有文学的散文的性质。其中的论辩文,巧妙的运用了逻辑去推理的方法,孟子去得心应手的运用类的比推理,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的把对方去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那《梁惠王下》。

气势浩然是《孟子》的散文重要的风格特征。这种的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具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能够在精神上压倒对方,能够去做到藐视政治权势,鄙夷物质贪欲、气概非凡、刚正不阿、无私无畏。《孟子》中大量去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来去增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

推荐导师
李秋菊 婚姻家庭督导私教
李秋菊
团队心理咨询督导师
婚姻修复
情感提升
脱单
4.7
收到4341感谢
立即微信咨询
蔡惠生 明星心理咨询督导师
蔡惠生
明星心理咨询督导师
婚姻修复
关系维护
内在提升
4.7
收到2796感谢
立即微信咨询
52603

情感分析 婚姻家庭私教 在线课堂 注册会员

关于我们 网站导航

©花镇情感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反馈留言 | 联系客服

备案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416号

粤ICP备16060296号

http://wap.huazhen2008.com/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