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要做到斩草除根

来源: 花镇情感网  2018-07-16 阅读数:1795

斩草除根 是一个成语,意思是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长。

一、斩草除根的意思

1、解释

斩草除根是一个成语,拼音是zhǎn cǎo chú gēn,斩草除根的意思是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出自《左传·隐公六年》。

解决问题要做到斩草除根

2、出处

2.1、《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蕰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2.2、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若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2.3、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七:斩草除根,萌芽不发;斩草若不除根,春至萌芽再发。

2.4、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若不斩草除根,必为丧身之本。

2.5、《东周列国志》第五回:‘’斩草留根,逢春再发。”

解决问题要做到斩草除根

二、斩草除根的典故

1、原文

往岁,郑伯请成于陈,陈侯不许。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陈侯曰:“宋、卫实难,郑何能为?”遂不许。

君子曰:“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従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商书》曰:‘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迩(ěr),其犹可扑灭?’周任有言曰:‘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左传》

解决问题要做到斩草除根

2、译文

往年,郑庄公请求与陈国讲和,陈桓公不答应。五父劝谏说:“亲近仁义而和邻国友好,这是国家可宝贵的措施,您还是答应郑国的请求吧!”陈侯说:“宋国和卫国才是真正的祸患,郑国能做什么?”于是就没有答应。

君子说:“善不可丢失,恶不可滋长,这说的就是陈桓公吧!滋长了恶而不悔改,马上就得自取祸害。纵是挽救,何能办得到!《商书》说:‘恶的蔓延,如同遍地大火,不可以靠拢,难道还能扑灭?’周任有话说:‘治理国和家的人,见到恶,就要像农夫急于除杂草一样,锄掉它聚积起来肥田,挖掉它的老根,不要使它再生长,那么善的事物就能发展了。’”

以上就是斩草除根的典故。

推荐导师
李秋菊 婚姻家庭督导私教
李秋菊
团队心理咨询督导师
婚姻修复
情感提升
脱单
4.7
收到4341感谢
立即微信咨询
蔡惠生 明星心理咨询督导师
蔡惠生
明星心理咨询督导师
婚姻修复
关系维护
内在提升
4.7
收到2796感谢
立即微信咨询
29301

情感分析 婚姻家庭私教 在线课堂 注册会员

关于我们 网站导航

©花镇情感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反馈留言 | 联系客服

备案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2416号

粤ICP备16060296号

http://wap.huazhen2008.com/home